蜀商证券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杠杆配资公司 > 正文

杠杆配资公司

广州拉伯配资官网:重大内幕交易案曝​​光:广州证券员工操纵24个账户配资9亿炒股巨亏5200万

admin2023-07-10杠杆配资公司436
身为证券从业人员,唐某名下自然是没有股票账户的,但为了交易“鑫茂科技”,这位券商员工居然打起了“配资”的主意。据证监会调查,唐某此次内幕交易控制使用了多达24个账户,按照1:3至1:5的比例配资,提前

炒股可以看金麒麟分析师研究报告,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在机会!

内幕交易案原标题曝光:券商员工操纵24个账户,配资9亿

来源中国时报

记者 陈峰 见习记者 邱莉

操作猛如虎,一看利润还是负值。 当年进军资本市场的昔日“农民工皇帝”唐骏的往事,时隔5年再次浮出水面。 这次还配资到一名证券公司的70后员工。 “唐骏概念股”鑫茂科技(现更名为“富通信息”)巨亏5251万元。 证监会近日连续发布4条行政执法信息广州拉伯配资官网,上述券商从业人员被罚款并禁止进入证券10年。

广州证券于2020年被中信证券收购,现更名为中信证券华南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北京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广州证券员工内幕交易案发生在广州证券并入中信证券之前,不方便评价。 不过,中信证券对此一直非常严格。 严禁触碰执业红线,员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控制24个账户配资9亿股票进行股票交易

上交所于2020年6月发文,宣布微创网络“毁掉”科创板。 招股书显示,这家IPO失败公司的第四大股东是天津富通鑫茂科技有限公司,此人就是被誉为“员工皇帝”的唐骏,曾辅佐三大首富比尔·盖茨、陈天桥。和陈发树创造日薪50万的纪录。

2016年,鑫茂科技董事长认为微创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收购目标,双方的重组有助于公司的发展。 出于对接资金的需要,我联系了广州证券上海分公司的唐先生,完成了初步的并购基金方案。

2017年5月24日,“鑫茂科技”发布停牌公告称,控股股东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 同年11月24日,宣布复牌,表示将以1000万元定金收购微创网络10%的股权,并表示将继续推进本次重大重组。

至此,鑫茂科技收购微创网络事宜已尘埃落定。 根据2005年《证券法》规定,本次重大重组事项属于内幕信息,不迟于2016年10月20日形成,并于2017年8月8日公开。券商员工唐某是内幕信息知情人之一。

作为一名证券从业人员,唐某名下当然没有股票账户,但为了交易“鑫茂科技”,这位券商员工居然想出了“配资”的主意。

证监会调查显示,唐某此次内幕交易控制使用账户多达24个,按照1:3至1:5的比例配资,提前买入大量鑫茂科技股票,全都来自于唐。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唐某控制账户累计买入鑫茂科技股票1.25亿股,总买入金额近9.45亿元。

巨额损失5200万被重罚

然而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五年前参与“鑫茂科技”重大重组事件的众多内部人士无一盈利。

2017年11月24日宣布复牌后,鑫茂科技继续大幅下跌。 当年12月29日,股价一度跌至4.07元。 与停牌前最高点8.59元相比,股价近乎腰斩,区间振幅高达59%。

据证监会披露,该账户群在操纵期间损失5251万元,唐某的控制账户在“鑫茂科技”股票复牌后被出售。 销售金额约8.92亿元,未实现盈利。

证监会认为,唐某系证券公司员工,直接参与了本案设立并购基金收购微创网络股权的过程,并了解相关内幕信息。 本案中广州拉伯配资官网,配资在内幕信息披露前,利用“唐”账户群大量买入“鑫茂科技”。 虽然最终交易亏损,但严重扰乱了证券秩序,违法行为严重。

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唐某​​采取四项处罚措施:一是处以60万元罚款; 二是禁止进入证券10年证券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是禁止期间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不得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此外,证监会同时披露的另外两起行政处罚也是因为在内幕信息披露前参与了鑫茂科技的交易。 两人最终均被罚款60万元,再次给广大证券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京师律师事务所刑事诉讼与法律事务部主任张立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证券法》规定了九类内幕信息知情人,包括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相关人员及证券服务机构。 广州证券员工唐某的内幕交易行为属于上述情形,唐某属于内幕信息知情人。 除了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外,内幕交易还将构成内幕交易罪,属于刑事犯罪。 从监管到行政处罚,刑法处罚是对内幕交易的多维度处罚。

广州证券的前世今生

中国证券官网显示,唐某于2016年8月加入广州证券上海分公司,2017年2月后从广州证券辞职,从此在证券行业“消失”。

广州证券是一家老牌区域性证券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9年,广州证券营收分别为29.45亿元、17.43亿元、12.61亿元、8.17亿元,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净利润下滑幅度更大。 201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64亿元,2017年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5%。 后来直接遭受了损失。 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48亿元、-2.79亿元。

2020年,广州证券扭亏为盈。 现中信证券华南公司(原名广州证券自纳入中信证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以来至报告期末,2020年实现营收9.51亿元,净利润2.02亿元时期; 8.58亿元,净利润2.58亿元。

广州证券虽然是老牌券商,但发展始终不温不火,行业排名处于中下游。 中国证券会员信息系统数据显示,广州证券2017年总资产402.91亿元,排名第38位;营收17.43亿元,同比下降40.8%,排名第46位;净利润排名第66位; 2018年总资产434.85亿元排名第35位,净利润排名第90位,遭遇滑铁卢。 不仅是广州证券,近80%的上市券商2018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寒冬之下,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前20名券商收入占比达到74%。

对此,券商上演新一轮并购浪潮。 其中,中信证券134亿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引起资本市场轩然大波,甚至引发上交所问询函:为何要收购亏损的BBB广州证券?

事实上,广州证券已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连续多年出现巨额亏损。 不仅业绩下滑,监管方面还多次被出台自律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广州证券因“向签约转让公司提交做市报价服务申请”问题被全国股转系统通报批评; 2018年,其违反“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开展业务”的规定,再次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股东福利来了! 十大黄金股送给你,带你挖“金坑”! 点击查看>>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